市场乱象待解,外销艰难迈步丨问策粤茶之市场篇
开栏语:随着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开展,全省茶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在此过程中,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品牌知名度待加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愈发凸显。
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为把症结分析透,在破解矛盾中进一步推动粤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方农村报、南方+茶业频道记者深入广东重点茶产区走访调研,即日起推出“问策粤茶”系列报道,从市场、品牌、科技、产业、文化多维度解读,敬请垂注。
“感觉买茶水太深了。”如今正值广东春茶集中上市,市民任先生却面对市场上价格各异的茶品犯了难。“同一款茶很多店的标价都不一样,虽然可以先试喝再买,但我也不懂怎么品鉴。”对比来对比去,他还是决定买一些知名企业的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任先生的烦恼并不是个例。多数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并不知如何鉴别,也不知道定价是否合理,买茶过程中很怕“被坑”。
广东的茶叶市场到底有多大?据公开数据,广东茶叶年消费量达到25万吨、广东人年均茶叶消费量超过1000克,均稳居全国首位。而在粤茶市场繁荣的另一面,也存在着价格混乱、“金融茶”炒作等乱象。与此同时,当把目光放向海外,粤茶国际化市场的拓展仍然任重道远。
一问:产品定价混乱,怎么治?
日前,《外来媳妇本地郎》“康天庥”扮演者、知名童星李俊毅直播带货英德红茶时一款“金毛毫”产品被质疑售假,引起巨大争议。
李俊毅直播间中,该款“金毛毫”销售价格为99元一斤。而金毛毫是英德红茶中特级二等茶,据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相关人士透露,目前金毛毫正常的市场售价每斤在千元以上。
李俊毅直播间争议产品。源自直播截图
“这根本不是金毛毫!”不少英德茶商纷纷发朋友圈谴责,99元/斤连金毛毫茶青的人工采摘成本都不够,认为这种行为涉嫌虚假宣传,损害了英德红茶的品牌形象,也扰乱了市场价格。
不少消费者就此事表达了疑问:茶叶为什么那么贵?到底多少钱一斤才是正常的?此外,记者走访茶叶市场发现,刚刚上市的茶叶即使打着同一个区域公用品牌的名头,价格相差悬殊,从几十到几百上千都有。更有部分茶叶甚至没有标注价格,完全靠商户自主定价。茶叶是如何定价的?为什么看起来外形相差不多的茶叶,价格却天差地别?
“这个很难有统一的标准。”有茶商告诉记者,即使是同一种茶树,生长环境、采摘气候、制作工艺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进而影响价格。此外茶叶价格的涨跌与市场需求、成本利润、附加价值等也密切相关。“如果宣传是特级茶品,比如金毛毫、白毫银针这种,却卖得很便宜,那肯定就是假的。”该茶商说。
“茶叶产品的个性化差异是特别大的,没有办法针对价格去做统一调控,否则会妨碍市场发展。”广州茶叶协会专职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曹文军表示,目前大部分有正规生产资质的企业,定价都比较清晰透明,价格混乱的现象普遍出现在一些散茶的售卖上。“有不法商家会将外地生产的茶叶假冒成广东名茶进行销售。这些茶叶产量高、成本低,在外形上往往做得非常好看,滋味却远远比不上广东的名优茶品。”
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价格乱象成为亟须解决的现实之困。曹文军指出,相关部门需要从源头把好质量关、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肃清市场乱象,督促行业形成良好的交易习惯和行业自律。
2023广州茶博会上,市民选购茶品。广州茶博会供图
有业内专家也持相同的态度。该专家认为,如果能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生产流程,并建立相应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低劣品牌和劣质产品的流通,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另外,建立健全茶叶品质分级标准并宣传普及,也有助于消费者进行选购。
对此,广东已经有产区在行动。
“针对凤凰单丛茶香型繁多、命名复杂的情况,合理优化简化单丛茶香型,并根据种植海拔、树龄等因素,谋划制定一套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分类分级标准。”潮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清远英德也在进一步完善茶产业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将通过官方数据平台应用,个性化植入英德市茶产业、经营主体信息,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和基本信用体系建设,同时完善英德红茶标准体系保护制度,进一步规范标准、专用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和使用。今年4月,英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展“清源”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中,就依法对英德市西牛镇某商行涉嫌擅自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
深受市场乱象困扰的不止广东。国内其他产区于更早期开始进行整治,其措施和经验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自2020年以来,云南西双版纳州先后组织开展了普洱茶乱象整治行动、普洱茶电子商务营销乱象整治行动、普洱茶“雷霆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去年10月份,西双版纳州市场监管局制定了《西双版纳州普洱茶营销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专项整治。在福建省,福鼎市则以大数据手段对全市农户和茶企的茶园面积进行了精准测量,并通过溯源管理系统,实现每一款产品都有独立不可复制的数据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大数据平台来识别福鼎白茶是否来源正宗。
二问:茶叶“炒上天”,何时休?
茶行遍布、店铺林立,是中国最大的茶叶市场——广州芳村茶叶市场的真实写照。而提起芳村茶叶市场,“金融茶”是绕不开的话题。
据统计,芳村茶叶市场目前有26个主要经营主体,近4000家商户,从业人员过万人,汇集了国内各产地1000多个品种的茶品。
将茶叶做成理财产品,凭借一张“提货单”而非茶叶本身流转盈利,在业内被称之为“金融茶”。“炒茶”使茶叶脱离食品属性,变味成一种新型金融、理财工具,一直备受争议与关注。
据公开报道,自2021年以来,芳村茶叶市场已经出现多起“金融茶”崩盘事件,亦有多家主体因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立案侦查,但“暴雷”事情仍不断。其中,去年12月的“昌世茶”案件,涉事人员多达500多人,累计金额超5亿元。据悉,目前警方尚未立案,因为缺乏该事件中相关人员刑事犯罪的证据。
此类事件为何屡有发生,炒茶客又为何前仆后继?
首先是人性的贪婪。“炒茶肯定比正常赚钱来得快。有的人确实赚到了大钱,但大部分的人都没有那么幸运。”一名芳村茶商直言,很多参与者其实都存在贪婪心理,他们并非看不破这些熟悉的套路,而是在面对高额利润的时候,侥幸地认为自己不会是这个游戏里最后被“收割”的那批人,这就导致不法分子每次都有机可乘。“当然炒茶的人也很‘双标’,自己赚到钱不会去闹,但一出事就去讨说法,希望政府帮忙处理。”该茶商说。
品牌“爆雷”后,多名茶商聚集在“昌世茶”的门店外讨要说法。
再次是“做局者”越来越懂得规避风险。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没有建立正规的茶叶期货交易市场,“金融茶”的交易长期游离在灰色地带,以口头商定、微信交付的形式为主,没有书面证据,一旦“崩盘”往往被视为自愿交易纠纷,受害者难以维权。有律师指出,昌世茶团队已刻意回避法律风险点,比如与加盟商签订的购销合同没有“承诺回收”的字眼。
芳村茶叶市场是全国普洱茶的交易重地,据公开资料,每年全国八成的普洱茶交易都在这里完成。“金融茶”乱象影响之大、危害之深,也让市场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协会没有执法权,出现这种事情只能发倡议书。”曹文军无奈表示,“金融茶”事件频频发生,不仅会对市场内正规合法经营的商家造成影响,也会造成消费者对整个茶叶市场的负面认知:“一提起芳村(茶叶市场),消费者就会觉得(茶叶)价格很乱,都是‘炒’出来的。”
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也让整治“金融茶”乱象无法可依。未来会不会出台更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这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目前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昌世茶不会是最后一个”。从产地政府,到茶企、经销商、消费者,都必须充分意识到“炒茶”对于整个行业带来的危害。
三问:勇拓外销路,难在哪?
优良的品质、深厚的文化是粤茶走出省外、走向国际的优势。然而记者梳理近五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发现,2019年到2022年广东茶叶出口量呈现逐年下跌趋势,2023年出口量4612.8吨,同比2022年稍有回升。全国排名上,仅2020年及2021年进入全国前十。事实上,全省茶叶出口量还包括了如六堡茶等经广东各海关口岸出口的省外茶叶数量。不难看出,粤茶外销之路稍显艰难。
2019-2023年广东茶叶出口量及全国排名。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据了解,目前国际茶叶市场主要分为传统茶叶批发和销售、不同口味再加工茶、不同特色袋泡茶等。记者走访发现,对于一部分主要出口再加工茶、袋泡茶的公司来说,运费上涨带来较大压力。
“我们公司大概在19年开始做出口业务,后面遇到疫情,那时运费贵是最大的问题。”鹤山市瑞庆隆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云星回忆道,疫情结束之后,运费有所回落,但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出口订单也减少了。
“2021年前后,国际运费普遍上涨4到5倍,最高峰时甚至涨了近8倍,茶叶出口业务受到影响。”广东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第一茶厂负责人陈最平表示,所幸该公司供给方向多、产品种类丰富,特别是供应超市的小包装系列,尽管运费上涨,那时出口量亦稳中有升。
而在传统茶叶出口方面,源头成本难降是制约粤茶出海的重要原因。
以乌龙茶为例。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茶叶出口量中乌龙茶最多,为1623.6吨,占全省出口总量35%。乌龙茶也是全省产量最多的茶类,据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2023年乌龙茶产量占比为46%,达8.1万吨。可见,就算出口的完全是广东本地的乌龙茶,去年全年出口量也仅仅占产量的2%。
在国外超市上的广东茶产品。广东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供图
“潮州单丛的产量不算高,但是生产成本高,目前来说做不到很大规模的出口。”潮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茶企茶农生产的茶叶大部分都能在本地销售完,内销的价格比外销还要高。
“广东大部分茶园都分布在丘陵地区,只能人工采茶。像今年这样连续下雨的天气,人工成本只会不断往上涨。”有茶企透露,出口货物在境外发生也会产生仓储、物流、税收等费用,“成本摆在这里,茶叶在海外市场竞争上就失去了价格优势,总不能说为了硬要做出口而把价格压得很低”。
此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消费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购买习惯和偏好。“如果一杯茶和一杯咖啡同样卖10美元,国外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的是咖啡。”英德市享誉绿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谭阳清表示,出口国家当地的消费习惯也决定着需求趋势。就算是喜欢喝茶的华人华侨,看到茶叶价格较高都可能会选择不买。另外,记者了解到,当进口产品长期处于消化库存的阶段,海外进口商对于进货会更为谨慎。
2022年4月,鹤山红茶搭乘“江门号”中欧班列出口德国。
综合考虑之下,很多企业不敢开拓海外市场。对此,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张黎明建议,有条件的产区及企业可以积极推广机械化采摘、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接轨国际标准,以工业化思维、市场化导向做出口产品。”她举例,有些国家的企业已把茶叶精加工厂设置在主销国,实现就地就近工业化生产,不仅省去一部分成本,也使商品更贴近消费国的需求。
张黎明还特别提到,茶叶拼配是制茶工艺的一项难度比较高的技术,在茶叶加工中,通过拼配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保持茶叶风味与品质的稳定,从而达到适合产品品质要求。如今在全球茶叶贸易中,并不产茶的中东国家阿联酋凭借茶叶拼配成为了仅次于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的世界第五大茶叶出口国。
“目前我们出口的茶叶大概有60%都是拼配茶。”刘云星介绍,该公司会根据不同出口国的出口标准、消费偏好去生产茶品,其中香味、口感的拼配是关键。“比如有些订单要求采购味道浓、出汤快、颜色深的红茶,我们就会用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红茶来进行再加工。”
除了不同茶叶直接的拼配,加辅料也是一种受欢迎的形式。记者了解到,在英国市面上销售的茶叶,90%都是拼配茶。如最出名的格雷伯爵红茶便有柠檬、佛手柑做辅料。有业内人士指出,广东有极具地域特色的陈皮、化橘红等药材,如能以粤茶为载体做出不同的拼配产品,有望进一步打开出口市场。
【记者】欧晓嫦
【图片】除标注外,来源网络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